查看原文
其他

这里,“藏龙卧凤”

徐阳晨​ 中国妇女报 2021-01-23


艳阳似火的夏日午后,中国妇女报·中国妇女网记者走进北京市公安局警犬基地。这里绿荫成片,安静肃穆,只听见阵阵响亮的吠声。“基地是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的,占地面积100亩,一共有标准犬舍300间,繁育犬舍28间,2002年被公安部评为二级警犬繁育基地。”基地的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
一进大门,记者首先看到了一排排干净的犬舍,与宠物犬不同,这里的警犬高大威猛,训练有素,精神抖擞。据介绍,基地不仅有常见的德国牧羊犬,还有从欧洲引进的波音达指示猎犬、血缇犬、史宾格犬……

来到训练场上,带犬民警们正严阵以待,进行实地科目演练。只见一名带犬女民警大吼:“注意,去”,“嗖”的一下,伏在她身边的黑犬冲了出去,在激光点的指示下,快速搜索可疑目标物,只见黑犬在可疑物周边来回穿梭探寻,几分钟后突然卧下示警,“已找到目标物”任务完成!为了以示奖励,女训导员给了黑犬一个大大的拥抱,“好!真棒!”

据悉,北京市公安局警犬基地带犬民警共29人,其中女民警8人,虽然人数不多,但真正称得上“藏龙卧凤”。她们当中有的人荣获“最美警察”,有的人是“全国搜毒冠军”,有的人孜孜以求,报以终生为警犬事业贡献的信念,投入这份工作……

“最美警察”吴嘉


2003年刚参加工作的吴嘉,是第一批带犬女民警。“刚毕业时,基地来校招人,带了几只非常可爱的小狗,当时特别喜欢,就决定来了。”吴嘉笑着说,家里人也不是特别同意,都在劝我,因为养宠物和训练警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
来到基地之后,吴嘉才真正明白,这“不同的概念”到底是什么。“带警犬从某种意义上就像是抚养和教育一个小孩,它的生活起居统统都需要我们来管。”吴嘉说,刚开始工作时,基地条件十分简陋,没有暖气,更没有上下水,冬天水管结冰,需要不停地浇水解冻;夏天犬舍气味难闻,难忍蚊虫叮咬。“几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,刚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怎么清理犬舍,每天提着一桶桶水,在犬舍间忙里忙外。”

吴嘉回忆那段时光,直言那不仅仅是驯犬基本功的积累岁月,更是与犬培养亲和关系的重要时期。“驯犬有时是非常枯燥、单一、重复的工作,如果不是对狗狗特别喜欢的人,是坚持不下去的。”因为喜爱,愿意付出,选择坚守。这些年,吴嘉带着她的搜索犬笑傲警界:成为首位获得全国警犬技术比赛搜捕科目第一名的女警,所带的五条警犬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功勋犬称号。

从警犬很小的时候,就由固定的一名带犬员负责培养,没有特殊情况,不会换人。“狗这一辈子就认一个主人,至少,要把你的心分一半给它。”对于吴嘉来说,最珍惜的是与警犬相处陪伴的时光,“有的警犬可能训练一辈子,也没有真正出现场,去缉拿罪犯的机会,只有冬去春来日复一日的训练。唯有陪伴,才对得起它们此生的意义。”

在警犬基地,有一个共识:带犬时间长了,警犬和主人的眼神都是极像的,她的一言一行,犬能立刻读懂。吴嘉感叹,每个带犬民警最平凡的岁月,其实就是她们职业的高光时刻。因为平凡和坚持本身,就是荣耀。

全国搜毒科目冠军徐方芳


训练场上,十名民警,站成一排,徐方芳带着她的史宾格警犬“十天”严肃地准备着,一声令下,“十天”立刻扑了过去,对各个民警周身进行搜索。“十天”的动作沉稳谨慎,来回巡视中显出老道经验,突然“十天”果断卧下,发现毒品替代物。“好孩子,真棒!”徐方芳抱起“十天”,每次完成任务,她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鼓励“十天”。

徐方芳今年34岁,2005年至今,一直在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警犬技术岗位工作。2018年11月参加的第五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中,她获得搜毒科目比赛第一名,是参赛队员中唯一的女性。“很多人都不相信,我能带着‘十天’拿到冠军。”徐方芳说,“十天”初来警犬基地,资质平平,并没有发现适合做搜索犬的潜质,考核也不达标,但徐方芳始终没有放弃“十天”。

在基地,通常一人带两条以上犬,徐方芳一人带了五条。“我对自己定下规矩:不放弃任何一条犬。”徐方芳欣慰地说,“在‘十天’六岁的时候,突然开窍了,厚积薄发,出勤训练样样都越来越拔尖。”徐方芳解释,犬和人一样,各个年龄段有利有弊,“年龄大了,‘十天’表现得更加沉稳,胆量信心愈发成熟。”徐方芳庆幸当初自己没有放弃“十天”,“我一个人每天要带五条犬训练,虽然很累,但习惯了,我看不见它们,心里就不踏实。”

从寿命来算,人的一天相当于犬的十天,“我叫它‘十天’,就是为了提醒自己,要时刻珍惜,它的生命太短了。”徐方芳说,“‘十天’的性格属于黏人、乖巧型,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见到我,在我身边撒娇。”徐方芳说到这,笑意中透着几分心酸,“十天”已经十岁了,进入了犬的晚年,患上了皮肤病,皮毛不断脱落,让徐方芳十分心疼,她每天都会特意为“十天”带一个鸡蛋,给它加餐。

“对我来说,这就是最好的工作。”徐方芳说,来了基地后,一般人都不舍得再离开。“干了这行,就走不了了,这是一份牵挂和温暖,也是我生命中最幸运的事。”

女承父业 二代驯导员陈方园


陈方园在基地工作13年了,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。采访时,她正带着一条黑色搜爆犬,认真训练激光笔引导任务,这是基地创新技术训练科目。“搜毒搜爆,物证搜索、山地搜索我们都会涉及,现在我主要负责激光笔新技法和新战法的专项攻坚,为全警实战大练兵做准备。”

刚刚结束训练的陈方园,满脸通红,汗珠不停地从发梢滴落,面对户外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,她笑言对她来说算不上热,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是常态,不管多热,我们训练时必须长袖长裤。而且每条犬每天要跑三到五公里,一旦犬处于奔跑状态,带犬员的体力消耗会相当大。”上午九点,下午两点,一天两次训练,陈方园一般都会准备两套衣服,上午被汗浸湿了下午就换一套。

“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就是汗水,犬只有通过无数次重复的实地训练,才能保证实效。”工作面前,没有男女之分,防晒霜、墨镜对于爱美的女孩必不可少,陈方园说,“一开始还会注重防晒,后来发现根本没用,怎样都会被晒黑,脸上长出斑点,索性不在意了。”

陈方园的父亲是军人,负责军犬工作,父亲对她的影响是深刻且坚定的。“从小耳濡目染,受父亲影响,考大学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国刑警学院警犬技术系,我是这个专业第一批本科毕业生。”最初是单纯的喜欢,陈方园后来才明白这份职业的深意。

陈方园有时会接到搜索尸体的任务,基本上都在晚上出警,漆黑的深夜里她带着警犬,借着微弱的光线,深一脚浅一脚踩在草丛里,内心忐忑。“不知哪一脚会踩在尸体上,说不怕是假的,背后不时渗出一片凉意。”陈方园感叹,出现场时间长了,搜尸已经不算“大事”,“如果是在凶杀案现场搜索物证,谁也不清楚犯罪嫌疑人会藏在什么地方,有没有手持凶器,我全程必须保持高度警惕。”

陈方园在那一刻觉得,和警犬并肩作战,彼此就是最值得信任的战友。“面对危险,我身边可能只有警犬相伴,我们日夜苦练驯犬的基本功,就是为了它们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作用,担当重任。”

第一批带犬女民警诞生,主带中小型犬,是为了在巡逻时,区别于男性民警配以大型犬过于凶猛的形象,避免民众恐慌害怕。女性民警也因为爱心、耐心、细心的性格优势,愈加在此领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。尤其是近年来,公安机关创新搜索类科目训练,重点针对涉黑涉恶、新型网络犯罪、传统盗抢骗等刑事犯罪,在开辟搜索新型炸药和枪支散件、激光笔指挥引导等一系列新战法中,带犬女警们正在大放异彩!

推荐阅读
♦ 花茂村里乡亲笑,喜讯捎给总书记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
♦ 公共出行、食品溯源、精准扶贫……这些竟然统统都有“黑科技”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
♦ 小康路上,她们领跑……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


来源/中国妇女报(ID:fnb198410)

作者/中国妇女报·中国妇女网记者 徐阳晨

编辑/陈晓冰


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